-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服务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江苏省自考信息服务,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咨询电话:0512-67311639
江苏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押题资料
也可以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
《消费经济学》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机密)
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消费经济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逐步成熟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西方经济学按照考察对象和分析立足点的不同,将消费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3、消费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分化为两个方向。
①微观角度研究消费者行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消费者动机、心理、行为模式的研究,为厂商的产品销售服务。
②宏观角度考察社会的消费活动、总消费支出的增减、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等,采用总量分析的实证方法,非常注重数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对宏观消费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从而缓和经济波动。
宏观消费问题
具体可以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
微观消费问题
是从微观消费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它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消费信贷等问题。
微观消费与宏观消费的关系
(1)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2)首先,微观消费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
(3)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
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1、英国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
2、魁奈是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把消费品区分为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前的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1、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及凡勃仑的“社会阶层消费学说”
(1)马歇尔把需求看成是人们主观欲望所决定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他的消费学说——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包含:
①欲望饱和理论(效用递减规律)
②需求规律
③需求的价格弹性
④消费习惯的作用
⑤消费者剩余
2、(补充了解)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有效需求理论是其整个理论的基础
消费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者行为
1、消费者:经济学所考察的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它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家庭,还可以是一定的团体。
2、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
(1)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
(2)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
(3)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
消费者行为特征
(一)效用挺大化原则
1、是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
2、效用:即商品和劳务的有用性,或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的满足。
(二)习惯性:是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到过去习惯的影响。
(三)不可逆性:是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收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四)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就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五)复杂性:消费者的行为是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
预算约束
含义:是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预算约束的变动
原因:价格变动和收入的变动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
(1)正常商品:一般的,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量也会增加。那么这种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我们称之为正常商品。
(2)低档商品:当收入增加时,有个别商品的消费反而下降,这种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我们称之为低档商品。
需求曲线
1、含义:是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几何图形。它描绘出在不同价格下某个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消费量,我们可以推导出该商品的需求曲线。
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
对于低档商品来说,当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应仍促使商品的消费增加,但收入效应的作用却相反。
替代品与互补品
(1)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我们称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2)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五种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表示需求量的变化大于价格的变化,称为弹性充足或有弹性。这种情况下,价格的下降会引起需求量的较大的增加。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表示需求量的变化正好等于价格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变动价格不会引起总收益的变化。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这种情况称为弹性不足或缺乏弹性
(4)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无穷大,这表示价格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无穷大的变化。
(5)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0,这表示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边际效用递减
含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候,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消费者剩余
含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世纪支付的货币量之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所获得的收益。
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决策
1、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等级划分,所划分的许多组相对长久的同类人群。
2、关系集团:亦称参考团体或相关群体。它是指一个人用以指导自己目前行为的那个具有某种价值观念和观察事物准则的团体。
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消费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和亚文化群这两大因素。
1、文化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消费观念:东方国家的消费者一般都是攒钱,西方国家消费者多推崇及时行乐,储蓄率较低。
(2)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风俗和消费习惯
(3)不同文化的背景下,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因而消费方式也不同。
2、亚文化群:在每一种文化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文化同一性的群体,这些群体就称为亚文化群。
亚文化群种类:
①民族亚文化群
②宗教亚文化群
③地理亚文化群
④年龄亚文化群
(二)心理因素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1、动机与消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克服来自外部危险和危险,保证安全和安定的需要。如保险、保健、药品。
③社会需要:希望被群体所接受从而有所归属并获得爱情等
④尊重需要:满足自尊心和荣誉感,得到他人尊重、好评赏识等
⑤自我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取得成就,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这是人类挺高级的需要。
2、社会心理特征与消费决策
(1)从众心理
(2)攀比心理:低收入阶层不可避免的在或多或少程度上对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进行模仿,但是正常情况下,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要受其收入水平的制约,表现出差异性。只有当低收入阶层脱离其收入水平而表现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特点时,才可以称为攀比。
(3)消费流行
市场发育程度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一)劳动力市场与消费决策
1、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着消费者的收入状况
2、在劳动力市场上,失业与就业是共生现象
(二)金融市场与消费决策
(三)消费品市场与消费决策
预算约束与储蓄
一、每个人面临的一个重要决策时把多少收入用于今天的消费,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以备未来之用,我们可以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如何做出这种决策及利息率的高低如何影响人们的储蓄量。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一种物品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
①收入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②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利率变化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储蓄产生影响,并且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两者的对比关系
1、利率变化产生的替代效应
当利率上升时,相对于年轻时的消费而言,年老时消费的成本低了。
因此替代效应使小王年老时消费得更多,而年轻时消费更少。也就是替代效应使小王储蓄更多
2、利率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
这个效应使小王储蓄减少
3、利率对储蓄的最终影响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
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小王储蓄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小王储蓄减少。
*因此消费者选择理论说明利率提高极可能鼓励储蓄,也可能抑制储蓄。
生命周期储蓄
(一)生命周期储蓄概说
1、储蓄对一国的经济十分重要,因此经济学家们为了系统地解释人们为什么储蓄做了很大努力。(退休时储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这个动机常被人称为生命周期储蓄,是储蓄的基本动机)
2、生命周期储蓄理论认为,个人是在比工作年数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储蓄和消费行为的,人们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挺佳配置目标,把储蓄看成是为年老时的消费所做的准备。
(二)生命周期储蓄的关键思想
1、消费计划的制定通过在高收入时期储蓄而在低收入时期负储蓄,以实现平滑的或者均匀的消费跨时期配置。
2、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生命周期理论预测人们在他们的收入相对于终身平均收入较高时储蓄较多,而在其收入相对于终身平均收入较低时进行负储蓄。
储蓄的其他动机
*生命周期动机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储蓄原因。
*储蓄的其他动机
遗产动机及其对储蓄的影响
1、遗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能给孩子留下一份遗产而进行储蓄。
2、遗产动机对储蓄的影响表现为:
①遗产动机越大,人们在有能力的工作年间进行的储蓄就越多
②遗产动机越小,人们工作年间增加的储蓄就越少。
谨慎动机及其对储蓄的影响
1、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未料到的对资金的需要,如再看病和意外事故上的花费,人们也要进行适当的储蓄,这构成储蓄的另外一个动机——谨慎动机
2、谨慎动机的大小与储蓄的多少是同方向变动的。谨慎动机越大,储蓄得越多;谨慎动机越小,储蓄越少。
目标储蓄及其影响
1、目标储蓄:是指人们为了一些特定的目标,诸如支付购买住宅的现金、或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而进行的。目标储蓄也被称为定向存款。
2、目标储蓄的特点
①有特定的目的
②存贷款融于一体
③存款时间相对来说较短
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影响储蓄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是指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遇到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收到的损失或生活处境的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的一种制度
2、内容
①社会救济
②社会福利
③社会保险
资本市场如何影响储蓄
1、资本市场:是相对于货币市场而言的,一般来说,由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为短期资金市场,亦称货币市场
2、影响
①若存、贷款利率相同,那么资本市场不会对储蓄产生太大影响
②当存、贷款利率相差很大时,人们很少储蓄
③当存、贷款利率相差减小时,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消费观念对储蓄的影响
(一)消费观念的含义
消费观念亦称“消费意识”,是指支配和调节人们消费行为的思想、意识。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道德及自然等因素。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具体状况。
(二)消费观念对储蓄的影响
1、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减少储蓄
2、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增加储蓄
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
(一)收入水平的增加会促使储蓄的增加
(二)投资渠道狭窄单一,从反面促使人们储蓄的增加
(三)过高的消费门槛客观上增强了人们的储蓄倾向
(四)居民储蓄率及储蓄余额的变化从客观上证实了收入对储蓄的促进作用。
实际正利率的影响
(一)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①名义利率: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市场上的各种利率都是名义利率
②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由于当今世界物价的上升几乎是一种普遍的趋势,因而实际利率应是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扣除。
(二)利率对消费者的收入在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分配发挥作用
(三)人们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更主要地是依据实际利率的变动
风险预期增加的影响
居民无风险预期的改变,风险预期的增强,引起消费者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消费者行为的长期化。
1、首先,收入刚性将逐渐转变为收入预期的长期化。
2、其次,储蓄行为的长期化。
东亚文化背景的影响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投资的主要类型
*对于消费者而言,按投资对象的不同来划分,投资可以分为金融投资、实物投资和教育投资三大类
(一)金融投资
1、含义:金融投资是以金融资产为对象的投资,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等。
2、特点:
(1)在进行金融投资时,消费者让渡的是货币资金的使用权。
(2)在这三种投资类型中,金融投资的流动性最强。流动性(资产流动性)是指资产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银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最强。
(3)金融投资是为实物投资提供资金,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
(二)实物投资
1、含义:指以有形资产为对象的投资,包括不动产投资、贵重金属投资、珠宝投资、古董及艺术品投资等
2、特点
(1)流动性低(介于金融投资和教育投资之间)
(2)有形资产基本上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因而实物投资具有保值功能。
(三)教育投资(流动性挺低)
*与金融投资、实物投资不同,教育投资的投资对象是人本身。所以它具有不同于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的特点
特点:
(1)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和消费双重特性
(2)教育投资的收益具有时间上的间接性
消费者投资的主要方式
(一)银行存款:在我国,银行存款按货币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两大类。(投资工具中流动性最强)
(二)债券
1、含义:是指政府、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其借款承担还本付息义务所开具的凭证,用以表明彼此间的债务、债券关系。
2、特点:
①债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之间是债券、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只能凭借债券按期向发行人取得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无权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
②债券都有面值和利息率(债券最基本的特征)
③债券有一定的期限
④债券可以买卖流通
3、分类:
(1)按发行主体来分类,可以分为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
①政府债券包括国债和地方债,国债又称为公债或国家公债,是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主要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来求得收支平衡。
②地方债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是地方政府为满足财政开支的需要,用以支付公益事业的费用而发行的。
(2)按偿还期来分,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债券
(3)按发行方式来分,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①公募债券:指在市场上公开发行,没有具体的发行对象的债券
②私募债券:其发行对象是事先指定的,在小范围内发行债券
(4)按利息的支付方式,分为付息债权和零息债券
(5)按债券是否有担保或抵押来分,分为政府担保债券、抵押债券和无抵押债券
(6)按币种所属国不同,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两类。
4、(补充)债券投资的特征
(1)风险较小:如果发行人不按时向债券持有人支付息票收入或偿还本金,属于违约行为,会引起诉讼而导致破产。所以发行人一般都会尽量保证债券的收益。
(2)债券的多样化可以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要:有低风险低收益的政府债券,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垃圾债券,有几个月的短期债券,有几十年的长期债券,甚至还有可以转换成普通股的可转换债券,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
(三)股票
1、含义: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东所取得股息和分红的一种有价证券,它像一般商品一样,有自己的价格,可作为买卖对象,也可作为抵押品,是资金市场主要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
2、特征:
(1)风险较大
(2)流动性好
(3)需要投资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四)基金
1、含义:又称为投资基金,是指专门的投资机构通过发行受益凭证或入股凭证,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交由各种专家进行经营和管理
2、特点
(1)从大量的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设定基金
(2)基金管理人将该基金资产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和其他行业
(3)为了确定投资的挺佳受益目标,挺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基金的管理者往往把集中的资金分散于各种投资对象,如股票、债券等
(4)投资收益按投资者出资额的多少进行分配
3、优点
(1)规模经济
(2)投资分散,降低风险
(3)具有专业管理效率
4、缺点
(1)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2)存在管理风险
(五)住宅投资
*住宅投资无疑是消费者实物投资中挺大的部分
1、动机
(1)消费需求
(2)保值需求
(3)投机需求
2、作用
(1)为国家增加大量的财政收入
(2)可以协调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六)教育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如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专门培训)两大类
收益方式
1、投资收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利息(股息或租金等)与资本增值。
2、根据收益内容的不同,收益的计算方式可以分为当期收益、持有期收益和到期收益三种
须知:
①当期收益指持有该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利息(股息或租金等)收入。
②当期收益率公式
当期收益率= 利息 除以 购买价格
③持有期收益率=(出售价格-购买价格)除以 购买价格
风险类型
(一)按照风险是否可以避免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①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指某一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将共同面临的风险,是无法避免或分散的风险,如战争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政府新出台的证券管理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②非系统风险:又称为特定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指由影响某一投资对象收益的某些独特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风险,如某一个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失败、重大项目投标失利、生产工艺技术老化、合同违约、竞争对手出现、市场营销计划落空、人工罢工等
(二)按照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①市场风险:是因为投资市场各种因素,如利率升降、外汇价格涨跌、购买力的强弱等因素,而导致投资者亏损的可能性。
②经营风险:主要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未来的预期出现偏差,导致决策不当,操作失误,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三)按照风险的大小可以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
*衡量风险的大小有两个指标,一是出现坏结果的可能性,二是出现坏结果所造成的损失。
①高风险:指坏结果出现的概率大,或一旦坏结果出现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的风险。
②低风险:指坏结果出现的概率小,或坏结果的出现所造成的损失小的风险。
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1)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虽然这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量出概率,但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喜欢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
(2)我们可能会花几元钱去购买彩票或是摸奖,但在大部分情况中,我们都试图避免风险,尽量缩小风险的严重程度。
1、对于厌恶风险的人:
①如果可以得到预期收益率相同但风险更小的资产,他们通常会选它。多数人都厌恶风险的这个事实意味着为了使投资者们愿意购买具有风险的资产,这些资产必须提供更高的平均收益。
知识须知:股票风险大于公司债券风险大于政府债券风险
②人们总的来说是厌恶风险的。
2、对于爱好风险的人:
①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情况下,风险高的项目更有吸引力。
②有时候甚至可能不计较收益率,而追逐那些高风险的投资。
3、介于厌恶风险及爱好风险之间,风险中性
只关心预期收益,他在预期收益相同而风险不同的两种资产之间是无所谓的。
流动性与税赋
1、流动性
2、税赋与收益
有效市场理论
按照市场有效性的高低,我们可以将市场分为强有效市场和弱有效市场。
强有效市场特点:
①市场价格能反映所有资产的信息,市场上每一个人都知道影响资产价值的全部信息
②在这种市场上,没有人能够左右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完全由资产的收益、风险、流动性、赋税等特点来决定。
弱有效市场的特点:
①只反映该资产过去的市场价格信息
②在弱有效市场上,资产的市场价格可能没有正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特性,谁对这种资产掌握的信息越准确、越完全,谁就能更准确地预测它的价格走势,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劳动供给决策
须知:马克思把劳动看成人与动物的挺大的区别,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劳动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将会成为人内在的第1需要。
消费者的收入与闲暇之间的选择
由来:经济学家是借助选择模型来建立劳动供给模型的,消费者提供多少劳动的决策可以视为在劳动与闲暇之间的选择,这和消费者在若干商品之间进行选择是一样的,与普通商品不同的是,劳动的效用不是劳动本身提供的。而是用劳动收入进行消费提供的。如果消费者想购买更多的商品,就必须有更多的收入;要想有更多的收入就必须延长工作时间,这样闲暇时间就缩短了。反之,如果消费者想要得到更多的闲暇,那么工作时间就必然减少,收入降低,因而可供消费的商品就减少。
关系:我们把人的大部分时间划分为两种,即工作和闲暇。这样工作与闲暇之间是负相关的。
横坐标代表闲暇的时间,纵坐标通过工作所获得的收入。横坐标的挺大值18,这是闲暇与工作两项时间总和,纵坐标的挺大值为180元,这表示这18个小时全部用于工作能够获得的收入。图中的斜线即消费者所面临的闲暇与收入之间的预算约束线。
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财富增加
人们的收入按来源分,可以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种。
凡是没有通过自身劳动而获取的收入都属于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各种政府计划,如失业保障、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以及遗产和私人养老金等。在经济发达、社会保障系统健全的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支助计划,如美国政府实施一种对抚养儿童家庭的帮助计划。另外,配偶一方的劳动收入也可以看成是另一方的非劳动收入,因为它不是靠自己的劳动供给得来的收入。
须知:消费者的非劳动收入变动时,也就意味着消费者财富的变动。这时,收入与闲暇之间的替换关系并没有改变。
从图5——2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非劳动收入增加后,预算约束线由BC移到B1C1,消费者选择的均衡点由E0移到点E1,闲暇时间和消费水平都有所提高,劳动供给时间减少。反之亦然,当一个人的处境变坏时,如原来的非劳动收入来源减少或没有时,他的劳动供给就会增加。
工资增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工资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价格的变动,它的变化将导致闲暇与收入之间的替换发生变化,即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改变。
如果工资上升,那么对于劳动供给者来说,现在每放弃一个小时闲暇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因此预算约束线将以下方的端点为支点向外旋转。从图中,我们看到这个人的预算约束线与横坐标相交,这说明他除了劳动收入——工资外,没有其他收入。当他的工资上升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增大,以横坐标上的端点为支点向外旋转。新的预算约束线位于旧的预算约束线之外。显然,工资的增加使得他的处境变好了。
劳动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
当工资水平变化时,每个消费者都会有一个愿望的劳动供给量,即他们愿意工作的时数,将对应不同的工资水平的劳动供给量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该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家庭生产、时间配置和个人劳动供给
(一)新家庭经济学与劳动供给决策
1、经济学的传统看法生产劳动活动只在企业中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
2、新家庭经济学提出,家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与认为个人直接从商品和闲暇中获得效用不同,新家庭经济学认为家庭实际上进行了大量的生产活动,把他们的时间与各种货币性投入——商品结合起来以生产“家庭商品”供自己使用,因而家庭生产实际上间接为消费者提供了效用。新家庭经济学进一步深入,它把这种生产扩大到家庭消费的每一件东西上。
在上一节中,我们把个人的时间分成两大部分,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但我们会感觉到生活中有的时间很难划入闲暇和劳动。新家庭经济学家把这种时间表述为用于家庭生产时间,它与商品(用有酬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购买的)相结合,可以生产出可供消费的物品,提供效用。
(二)劳动供给决策
假定一个人的起始的选择位于A点,工资增加后,家务劳动的时间价格上升,替代效应使得该消费者由A点移向B点,即工资增加后有酬劳动时间供给增加。除了替代效应外,还有一个收入效应。工资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个人的收入。使之有可能购买更多的商品,因而增加物品的生产和消费者。收入效用会使一个人增加在家劳动的数量,而减少在劳动力市场的工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家务劳动——收入的模型中,收入效应就和替代效应,同收入--闲暇一样,是相互抵触的。
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将市场中所有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相加而得到的,即把每个工资水平下,每个人期望的小时数相加,某些人的劳动供给在某一工资下可能是零,这说明这个人在该工资水平下不愿意工作。
劳动力的参与:即分析消费者的期望工作时数是否大于零的问题。具体地说,消费者决定不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消费者对非劳动时间的偏好较强。这可能表现为家庭生产时间的高生产率,或是对闲暇的强偏好;
二是对收入(消费商品)的弱偏好,这意味着他可以在低财富状态下生存;
三是工资低。因此消费者宁愿从事家务劳动或休闲。
须知:劳动力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有工作的;
二是虽然没有工作,但在积极寻找工作。
经济生活中两个方面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进行分析
(一)妇女的劳动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
1、工作机会增多,工资水平的提高
2、家庭生产技术的巨大变化,大量高质量的家电,缩短了妇女的操持家务时间
3、偏好
(二)退休年龄的选择
1、退休是劳动力参与的决策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西方发达国际,退休年龄正在逐渐提前,从纯经济学家的角度分析,退休也是消费者权衡收益和成本的结果。退休后,人们可以享受更多的养老金。所以退休的成本包括工资高于养老金的部分以及推迟退休可以多获得养老金。当退休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决定退休。
2、退休年龄的提前可以用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理解
3、工资水平的上升也意味着人们早退休的成本也更了——他们必须放弃的消费(收入)也就更大了,这就是替代效应,现实中,通常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所以人们退休年龄也逐渐提前。
4、外在的强制对消费者的退休决策也很大影响。国家就业压力大的时候,退休年龄将会提前。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是一个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概念。
①物质资本是指转化为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产品的资本。
②人力资本则指通过教育或培训转化在人身上的各种技能。通过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我们可以增加人的劳动供给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
教育对消费的影响
教育是最常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作为一项投资,教育要求人们有一定的投入,主要包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
经济成本包括各种学杂费、书费等直接的教育费用,以及任何高出不上学校时的生活费用。
心理成本是指那些不愿意接受教育、但迫于压力而上学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的伤害。
机会成本是指个人由于上学而牺牲了的收入。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教育投资的结果是在将来为个人带来一系列的收益。首先是货币收益,通常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也会越高。其次是福利收益,白领员工的福利和工作条件一般都比蓝领员工优越。此外还有许多非市场收益,包括对健康、闲暇质量、子女健康和教育的影响等。
教育造成的工资差距
1、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的终生收入平均而论要高于高中毕业生。这是因为缺乏技术的工人通常不能与技术工人完成同样的工作,所以由供需决定的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均衡工资是不一样的。
2、教育造成的工资差距不仅要从静态的角度来比较,还要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技术水平提高后,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会增加,而对非技术工作的需求会减少。
3、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减弱了工资短期变动的结果,缓和了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
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的变革越来越快。这导致了非技术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同时技术工人的工资明显增加。因此,技术和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学历竞争:技术工人的高工资是企业或其他雇主支付的。他们之所以会以高的工资雇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具有更高的能力,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受教育程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标志,它可以帮助雇主认定那些应该被雇用的人。
家庭规模决策与劳动供给
须知:家庭规模决策,即有关家庭中小孩子数量的决策,对下一代的劳动供给有着强有力的影响。通常人们对家庭规模决策的分析只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即从人们的情感或个人偏好出必,来分析这个问题,但有大量证据表明,经济因素对家庭规模决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工资和家庭规模
人们在进行家庭规模决策时,肯定不是先考察工资、教育与家庭规模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收入、教育程度来决定自己应该有几个孩子。他们只可能通过衡量多要一个小孩的边际成本和收益来做决策。
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
在工资等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数量的函数。人口越多,劳动供给也就越多。家庭规模决策对长期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对未来就业人口数量的影响。
1、如果平均家庭规模增大,即小孩的数量比过去多时,那么未来的劳动供给可能会过剩,对未来的就业市场造成压力,从而影响下一代的劳动供给
2、如果家庭规模过小,即小孩的数量少,那么若干年后的劳动供给可能会供不应求,也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在我国,家庭规模受法律规定——计划生育的限制。虽然人们受经济因素影响自发选择的余地很小,但对家庭规模决定与长期劳动供给的关系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
消费信贷
1、消费信贷是个人金融业务的一种形式。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用居民未来收入做担保,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消费目的为对象的贷款。
2、根据国外商业银行的业务分类,消费信贷包括零售业务中的个人贷款和消费者住宅不动产贷款,从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情况看,消费信贷应包括分散于不同业务部门的居民住房抵押贷款、汽车零售贷款以及助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小额质押贷款等零售业务。
3、居民家庭和个人对资金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耐用消费品通常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较长,完全依靠家庭和个人的资金来满足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借助于社会资金,居民可以提前满足这一需求。
(2)解决家庭收支在时间上不匹配问题的需要(年老与年轻)。
(3)消费观念的转变(从崇尚节俭到及时享乐)。
4、按照贷款的发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贷款和间接贷款
(1)直接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向消费者个人提供贷款;
(2)间接贷款则是指销售商(生产商)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银行向销售商(生产商)购买分期付款合同,即向销售商(生产商)提供资金,由消费者分期付款归还银行借款。
5、按贷款的担保方式可以分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
6、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可以分为:到期一次性还款和分期还款,前者多为短期贷款,后者多为中长期贷款。
7、按照贷款资金的用途,可以分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家用电器贷款地、房屋维修贷款、小额消费贷款等
须知:消费信贷的特点
1、利率水平高
2、规模呈周期性
3、贷款的利率弹性较低:决定消费者是否借钱、或借钱数额最重要的因素是借款人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贷款所带来的效用等。那些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无论是借款总量还是借款额相对与自身的年收入水平,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消费信贷的主要种类
住宅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是消费信贷的主要品种。
(一)住宅抵押贷款:是消费信贷的最主要的品种,约占消费信贷余额的一半以上。住宅贷款期限较长,通常在10~30年,以住宅本身作抵押,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传统的住宅抵押贷款的特点是固定利率、均额等付,由此带来两个问题:
第1,使借款双方都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由于借款期限较长,其间的利率变化难以预计。如果利率趋于上升,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给银行造成损失,如果利率趋于下降,则借款人遭受到损失。
第二,在整个贷款期内,借款人的实际负担不平衡,前重后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
(二)汽车贷款:在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汽车信贷市场的竞争,商业银行在汽车信贷市场上的份额日趋下降,
竞争者主要有三类: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专做汽车贷款的财务公司及汽车制造商。汽车制造商有条件将汽车的贷款业务、销售业务以及市场开发等活动结合起来,为了吸引市场的购买力,有时可以对某些促销的车型和车种提供十分优惠的贷款条件,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信用卡贷款(属于无担保贷款,贷款额度的确定主要根据持卡人以往的信用记录,因而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
通过信用卡获得的贷款是当今最流行的消费信贷方式之一。全世界消费的信用卡的数量已超过10万亿张。信用卡由银行或非银行信用卡公司发行。持卡人因各自资信状况不同而获得不同资信级别的授信额度。在此授信额度内,持卡人可以通过信用卡所代表的帐户在任何接受此卡的零售商处购买商品或劳务及进行转账支付等。接受信用卡的零售商定期与发卡机构进行结算。
发展消费信贷对个人产生消费的影响
消费信贷从形式上看就是消费者从银行等机构获得借贷资金,而实质是消费者将未来的预期收入提前使用,因为消费信贷是以未来的预期收入作担保的。
首先,消费信贷会提高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水平。如果不存在消费信贷或者消费者信贷很不发达,消费者很难从金融市场上借到钱,并且借钱的成本很高,那么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水平主要由即期的收入水平及储蓄水平所决定。
其次,消费信贷还会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具有降低储蓄的作用。与消费信贷的作用相反,储蓄会降低人们即期消费,将当前的消费推迟。
此外,在获得消费信贷以后,每月的收入不仅要满足日常消费开支需要,而且要扣除贷款的还本付息额,相当于降低了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因而会降低自由储蓄额。
发展消费信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由于消费信贷能提高消费者个人的即期消费水平,因而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消费者需求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同时,消费需求的增长会带动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2、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及出口需求组成,消费信贷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社会总需求产生影响。
首先,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消费信贷规模的增加,会使消费需求的规模相应增加,从而直接带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其次,消费需求的增加会进一步拉动投资需求,从而间接地带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发展消费信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随着消费信贷的发展,其在商业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会逐步提高,消费信贷成为银行收益重要来源。传统上,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居民的储蓄存款和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实现社会资金的融通。
首先,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工商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
其次,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中满足生存需要的消费所占比重降低,满足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所占比重提高,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提高
再次,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总的来说,消费信贷的发展是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过程中缓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的需要。因此,消费信贷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它对社会的融资格局、金融体系、债务结构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消费信贷的风险
与银行的其他资产业务一样,消费信贷业务也面临着多种风险,其中主要的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借款人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等。需要说明的是
第1,由于消费信贷包括众多的品种,因而各自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亦有不同。比如长期消费信贷主要是资产流动性和利率风险,信用卡贷款主要是信用风险,抵押贷款主要是抵押物市值下跌的风险
第二,由于各国的信用环境不同,作为消费信贷从整体上来说其风险程度在不同国家亦会有所不同。比如在缺乏个人信用制度的国家,消费信贷的风险程度相对较高;而当存在着工商企业信贷软约束的时候,对个人的消费信贷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其风险程度小于对工商业的贷款。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是通过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银行的存款通常以中短期为主,如果贷款中中长期占比例过高,造成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的不匹配,中长期贷款流动性较低,造成银行资金周转的不灵,从而需要通过临时高成本的融资来解决资金的周转需要,这就是银行面临的资产流动性风险。
消费信贷中的住宅抵押贷款属于长期资产业务,虽然能给银行带来较高的收益,但流动性较差。
银行控制流动性风险可通过三种方式:
第1,当资金来源以中短期为主,控制长期信贷的比例,以使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相匹配。
第二,以住宅抵押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应当大力吸收中长期存款,比如将贷款与存款相挂钩等,以使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相匹配。
第三,当长期资产比例过高时,通过二级市场将其出售给其他商业银行或出售给投资银行及政府机构等用于发行抵押贷款证券。
(二)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如果银行拥有的利率敏感型资产少于利率敏感型负债,则利率的提高将造成银行利润的下降,而利润的下降则会使银行的利润增加。
银行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控制利率风险
首先:加强利率的风险管理,使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相匹配。
其次:利用金融创新产品来消除利率风险,
最后:开发新产品
(三)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违约,不能及时、足额归还贷款而造成银行损失,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是由各种原因造成,其中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品格是指借款人的品质,即借款人是否诚实守信,是否勇于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其财务状况不佳时期。品格用于评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可以通过对借款人以往的信用关系的审查、有关借款的个人品格的参考资料以及当面交涉等方式来审查借款人的品格。
能力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一般用借款人预期的现金收入来测量
资本即借入的货币价值,通常用资产净值来衡量。
抵押品是指贷款申请人用作担保贷款的任何资产。有抵押品作担保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环境是指贷款申请人的就业环境。
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可以采用量化的方法,对借款人的每项特征给予特定的评分和权重,最后根据加权平均后的积分来判断借款申请人的信用风险,并做出贷与不贷的决定。
(四)其他风险:最主要的包括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及抵押物产权风险等。
①抵押物是用来为贷款提供的担保,即当借款人违约时,贷款人可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将抵押物拍卖来归还贷款,以减少贷款的损失。有抵押物担保的情况下,当出现借款人违约时,银行贷款是否会受到损失以及损失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抵押物的市场价值。如果抵押物的市值大幅下跌,银行的资产就会有较大的损失;反之,损失较小。
②另一个风险是抵押物的产权风险,即当借款人的抵押物产权不明确或有争议,或产权虽然清晰但借款人陷入民事或刑事纠分,其产权可能被第三方及政府扣压的情况下,借款人对抵押物的所有权是没有法律保障的,银行如果向其提供抵押贷款,就在面临贷款损失的风险。
消费信贷的收益
从发达国家来看,消费信贷是银行业务收益率较高的资产,损失亦处于较低的水平。
(一)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是贷款方名义上的挺大收入来源。以住宅抵押贷款为例,由于合同期限很长,由每笔信贷业务产生的累计利息收入相当大。
(二)贷款手续费收入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款方在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时候,必须在办理贷款交割的同时,交纳贷款手续费。贷款手续费一般按贷款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根据市场行情和竞争条件来决定
(三)其他收入
除了上述两种重要收入来源之外,贷款方还可能从规定借款人交纳的各种费用中得到多种其他收入
个人贷款在银行的信贷资产中是获利可观的高收益贷款。个人贷款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定价大大高出其融资成本。
第1,消费信贷是银行信贷中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贷款之一
第二,由于消费信贷具有较高的经济周期敏感性,其规模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不稳定,由此成为银行给个人贷款制定高利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消费信贷的利率弹性不高,即利率高低并不是影响借款人借款决策的最主要因素。
个人信用制度
在消费信贷上的风险管理中,通过对个人借款者的信用分析和评估会来降低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显然是其基础。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社会对个人信用关系的发生发展、个人信用历史记录的建立以及个人信用的调查、分析与评估所做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一)个人信用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资金的借、贷相关的信用活动越来越发达,现代市场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全社会的信用活动包括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是指在正规的金融体系中,消费者个人及家庭与金融机构发生的金融借贷关系。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人的融资需求迅速增长后,个人信用被社会所承认并在正规的金融体系和融资活动中得以实现。
(二)与个人信用的调查、评价等相关中介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发展
为了降低风险,对个人信用历史进行调查和评估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专门的中介机构提供相关的服务,金融机构对个人信用状况难以把握,不但影响消费信贷规模的扩展,而且加大了消费信贷的交易费用,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消费信贷的发展。
(三)有关个人资信状况的社会数据网的建立
在保证被调查人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社会性的人口基本资料网及金融机构之间共享的数据网,使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有一个可靠性的数据来源,从而降低个人信用调查的成本。
(四)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完善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必须维护借贷双方的利益,特别是在个人信用的调查过程中,将涉及到借款申请人权利与义务的确定及权益维护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与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
消费信贷的担保与保险制度
(一)资产抵押或质押:可以充当贷款抵押(质押)物的资产包括:银行存单、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房地产、其他资产等。高质量的抵押物应具有流动性强、价值稳定、所有权真实等特点
(二)第三方担保:短期或中期个人借款通常采用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来降低贷款银行的信用风险。当抵押物不足时,中长期贷款亦可采用第三方担保方式。
(三)保险:贷款人在认为借款人所提供的抵押品和第三方担保不足以保证其贷款的偿还时,还可以要求贷款人进行保险,比如住宅抵押贷款中,通常都要求借款人投保规定金额和险种的保险。
中国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和发展
(一)中国消费信贷产生的背景:20世纪90的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商业银行开始开展个人贷款业务
(1)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债务清偿能力的提高。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时间,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居民储蓄迅速嫌长。
(2)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产生的个人融资需求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基本上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及旅游消费成为城市居民追求的目标。
(3)商业银行资产调整促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对工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贷款在商业银行资产中占绝 对比重。
(4)政府刺激内需支持消费信贷的发展。
(二)中国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1998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介入消费信贷业务,但从事该项业务的银行有限,贷款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
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开办个人消费信贷最早、规模挺大的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
制约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收入水平对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
我国目前人均GDP约在800美元左右,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处于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前期。
同时,改革过程中收入差距拉大,低收入与高收入阶层收入差距过大,中等收入阶层未形成主体,也妨碍着消费信贷的发展。
此外,从短期因素看,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和结构性调整,城镇居民减收面扩大,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从而不利于消费信贷的发展。
(二)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
(三)消费观念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需要改善,增加个人缴费,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覆盖面而不断完善。
(五)金融机构控制和管理风险的水平较低
消费信贷发展的起步阶段,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虽然增强,但由于缺乏风险管理的人才、方法和手段,控制和管理风险的能力较低,因而只能逐步探索、循序渐进。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1、凯恩斯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是他的有效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其收入和消费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消费函数理论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2、消费函数主要是揭示收入与消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对总量消费状况的描述。由于总量消费是个体消费的总和,宏观经济特征可以由微观消费者的行为得到解释。
主要内容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被称为“绝 对收入假定”。其中心是消费倾向递减论。
1、消费倾向: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2、储蓄倾向: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3、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①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②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4、“绝 对收入假定”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消费随收入的变化而绝 对的变化。
凯恩斯“绝 对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C=a+by
C-消费;
Y-收入;
a-已知的常数,代表各种主观因素;
b-消费倾向(即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为小于1的正数。
含义:
(1)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短期内的消费倾向基本稳定。
(2)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支出也会增长,但收入的增量不是全部用于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
(3)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须知:“决定收入假定”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消费随收入的变化而绝 对地变化。当实际收入增加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维持习惯上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与收入之间的差额将会逐渐增大;反之,如果实际收入减少,那么维持习惯上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与收入之间的差额则会逐渐缩小。
凯恩斯消费函数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凯恩斯消费函数中研究的是宏观经济中的消费需求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但是对宏观消费问题的分析离不开对消费者行为的考虑。凯恩斯认为,有八个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即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投机、自豪、贪婪。
1.主观因素有:
(1)建立准备金,以防止预料不到的变化
(2)为可以预料到的未来个人和家庭的需要做准备,比如由于年老、子女教育、亲属抚养等需要而进行储蓄
(3)牺牲目前较少的消费,赚取利息和投资收益,以增加未来收入,使未来能有更多的消费
(4)出于一种人类的本能,总希望未来的生活水平能比现在高,所以存钱留作将来享受
(5)通过存钱保持个人的“独立感”和“有所作为”的感觉
(6)存钱作为投机或进行企业经营之用
(7)作为遗产,留给后人
(8)纯粹的吝啬,以致节省到不合理的程度
总结:凯恩斯认为影响人们消费支出的主观因素是比较稳定的,改变缓慢。
2.客观因素有:
(1)工资单位的变化
(2)收入和净收入之间差额的变化
(3)财产的货币价值的意想不到的变化 。即财产的意外增值或损失。
(4)利息率的变化
(5)财政政策的变化
(6)个人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变化
总结:在消费函数中,消费收入为其主要变数。
长期消费倾向的变化
在分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时,凯恩斯假定社会收入分配状况不变,并且利息率的短期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从长期来看,这两个因素都将发生变化,并对消费倾向产生影响。
(一)利率的长期变动趋势对消费倾向的影响
从长期考察,利息率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消费倾向的影响
1、资本的积累来自富人的储蓄,如果改变财富和收入分配的格局,富人的储蓄就会减少,资本的积累也会减少。凯恩斯主张采取遗产税作为财富再分配的措施。
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提出以后,西方经济学界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凯恩斯的绝 对收入假定与短期消费行为相符合,但与长期消费行为不一致,这导致了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相对收入假定的含义:相对收入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提出,其中相对收入有两个含义:
1、相对于别人的收入、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要同周围人的收入和消费进行对比;
2、相对于过去的收入,消费者的现期收入和消费要同自己过去的收入和消费进行对比。
3、“相对收入假定”用公式表示如下:
C=KY(7-2)
式中,C-消费者的现期消费;
Y-消费者的相对收入;
K-消费与收入之比,接近于常数。
4、其基本含义是:消费或储蓄是现期收入与以前挺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的函数。只要现期收入与按物价指数调整过的以往达到的挺高收入之比是一个常数,那么现期储蓄与现期收入之比也就是一个常数。
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的主要内容
1.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周围人的消费行为及其收入和消费相互关系的影响,这就是消费的示范作用。
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到自己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过去高峰期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3.一个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变化往往落后于其收入的变化——消费的掣轮作用。
4.当消费者减少了的收入又逐渐回升,并恢复到过去的水平时,消费者可能首先恢复储蓄,而消费不会增加。
须知:在杜生贝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相对收入”概念做了进一步分析。基中很有代表性的是“关系集团”分析法。经济学家认为,相对收入假定中提出的两种相对收入含义都同“关系集团”有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及消费习惯,很大程度上与“关系集团”影响有关。
持久收入假定的含义:持久收入假定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
持久收入假定的核心是消费者的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是固定的比例关系。
持久收入假定的要点
1.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都可以分为两类:一时收入和持久收入、一时消费和持久消费。
2.社会的“一时收入”和“一时消费”的平均值都等于0。就整个社会而言,平均收入等于“持久收入”的平均值。
3.“持久收入”与现期收入不同。
4.“一时收入”和“一时消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一时收入”和“持久收入”之间、“一时消费”和“持久消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
5.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同他的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与他的可以预计到的未来收入,即“持久收入”有关。
须知:
1、根据持久收入假定,凯恩斯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不一定存在。因为当人们预支未来收入作为现期消费支出时,消费倾向就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化。
2、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旨在说明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以“持久收入”来代表的总财富。既然持久收入具有高度稳定性,则货币需求也具有高度稳定性。经济的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货币的供给量的变动。
生命周期理论
1、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
2、内容:个人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个人现期收入、预期收入、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大小;个人储蓄的大小也取决于个人现期收入、预期收入、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的大小。
3、根据生命周期假定,人的一生至少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即赚取收入或收入大于消费支出的时期(壮年时期),此时的储蓄为正值,不赚取收入或收入小于消费支出的时期(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此时的储蓄为负值。
4、一个人对于消费的安排是从一生的各个阶段的收入与消费或收入与储蓄的关系来考虑的。个人的现期消费,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现期收入,还取决于他的预期收入、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的大小。同时,壮年时期的收入水平和储蓄率及开始时的财产状况,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储蓄和消费状况。
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
1、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对收入、财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得出的论点,也可以被称为“持久财产假定”。与持久收入假定所不同的是,生命周期假定考察的是包括未来收入在内的一生的总财产,它更强调的是消费与财产之间关系。生命周期假定认为,对财产状况的分析将会比对收入状况的分析更有助于说明消费的变化和经济的波动。
2、在任何时期,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总是与它的财产水平(而不是与它的收入水平)保持稳定的比率
对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的简单评价
自凯恩斯提出绝 对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首先,应当承认,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中关于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的分析,都或多或少的抓住了经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有些模型甚至与现实的经济运行有很好的拟合度。
2、其次,我们应该看到,每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经济环境。特别是经济研究中实证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经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以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并为特定时期的经济政策服务的。我们在运用这些结论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时,必须注意它所产生的条件。
3、我们在分析中国的消费问题时,在不具备某种条件的情况下,不能将它们照搬硬套。
社会总需求的构成
一、社会总需求的构成
社会总需求由四个部分构成:对消费品的需求(C)、对投资品的需求(I)、政府支出(G)、出口需求(X),即:
D(Y)=C+I+G+X
政府支出G可以分解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若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封闭体系考察时,出口需求X可以略去。因此,社会总需求就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即国民收入等于投资与消费之和,即:
D(Y)=C+I
消费需求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
1、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因此引起总需求变化的无非是这两种需求的变化。
2、在假定一个经济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的情况,居民将其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其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其余的用于储蓄,厂商则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取得资金,用于投资,进行生产。
3、但是如果被储蓄的收入数量和企业家希望用于投资的数量不相符合,那么总需求就会发生变化,这或者是由于投资数量的变化,或者是由于消费支出数量的变化。
4、假定消费支出不变。如果企业家减少了用于投资的借款,投资需求减少,总需求就会缩小。
5、假定投资不变。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支出,总需求就会增加。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相互影响
1.边际消费倾向对投资“乘数”的影响
①乘数,也称为倍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初始注入之间的比例。若注入的是投资,这个比例就是投资乘数。
②变动时,却能使总收入和总就业量的变动程度远远超过投资量本身的变动程度。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挺大初的增加量之比,被称为投资乘数,即: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投资的最初增加量
2、投资需求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3.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就会下滑。
(1)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最终消费需求始终是经济增长挺大的贡献者。
(2)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消费需求长期不足、消费率长期过低会通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最终导致全社会的总需求不足,使经济增长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状态。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首次将各国经济增长过程概括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在《政治与增长阶段》一书中又提出了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
(2)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最关键的阶段是起飞阶段。它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度的关键,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困难的阶段。
(3)“起飞”要具备三个条件:
1.要提高生产性投资率
2.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
3.要有制度上的改革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1.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同的。
(1)在农业社会,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较大的比例,消费率较高,经济增长缓慢。
(2)在经济增长进入高收入阶段以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较大,消费率较高。有以下原因:
第1,高收入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大量新兴消费品不断涌现,会使消费倾向提高;
第二,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以后,经济增长率会有所降低,投资增长率也会降低。
第三,在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产业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与消费者对高额消费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有关。
(3)在经济起飞阶段,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低一些,消费率有所下降。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第1,经济起飞过程正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
第二,由起飞过程中的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
第三,经济起飞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可以来自于本国内部的资金积累,也可以通过大量吸引外资获得。
第四,在低收入向高收入的过渡时期,特别是刚刚摆脱低收入的因扰以后,消费品工业的不发达,以及低收入阶段形成的消费习惯滞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过快增长。
消费需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增长缘起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反思和创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点。《21世纪议程》是这次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发展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人需求的满足构成危害,最终达成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
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具备的条件
(1) 树立公正为本的发展理念。这里的公正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后人之间的公正。
(2)在生产和消费方面设立节俭资源的经济体系;
(3)发展绿色导向的科技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薪技术、环保技术和使用技术三个有机部分。
(4)实施共同行动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应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觉遵守,公众积极参与。
三种不同的消费模式
1.同步型消费:是指消费水平、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消费的提高与国内生产发展基本相适应。
基本条件是:政府干预较少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内经济的增长与国内消费需求的提高关系很密切。
2.早熟型消费:是指消费方式超越了本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
3.滞后型消费:是指消费水平的提高长期落后于生产发展。
首先,从积极方面看,在一国经济处于起飞前的准备、起飞过程的时候,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中间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最终消费需求。
其次,从消极作用来看,现实中,滞后型消费模式的实现,大多是借助于政府力量,如果这种消费模式选择的时机不当,或者消费长期停滞不前或增长缓慢,都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此外,滞后型消费模式的实现,还需要一些条件:
第1,经济处于起飞阶段;
第二,有广阔的出口市场。
现阶段中国消费模式的选择
1.建国以来消费模式选择的利弊
改革前我国的消费模式属于滞后型消费。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使居民消费水平得到较快的增长。
2.消费模式选择的依据
消费模式的选择要考虑本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各种消费模式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条件。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工业化加速时期,大体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00美元至1000美元的变动时期。
主要特点有:
第1,随着经济的增长,第1产业的就业和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二,在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阶段,第二产业的就业和产值比重上升幅度挺大,远远超过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幅度。
第三,工业部门比重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率变动的作用最突出,说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增长,依靠工业比重的扩大。
3.我国现阶段消费模式的选择
鉴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我国应当采用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目的在于保证工业化加速时期经济高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通过提高储蓄率,增加投资,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判断消费的增长速度是否合理,应该考虑两个标准。
第1,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消费率保持在合理的区间。
现阶段的适度消费就是尽快提高消费率。因此,我们主张消费的适度滞后,并不是要一味降低消费率,而是要保持适度的消费增长速度。
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消费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有关消费发展的各种方针、制度及相关措施的总和,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的:在一定时期内对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及消费方式的变动做出适当的规划,以使消费的发展符合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总战略的需要,符合国情的需要,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地发展。
3、消费政策包含总体消费政策和具体消费政策。
①总体消费政策的任务就是规定一定时期内消费的总的指导原则,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具体消费政策是对一定时期的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以及社会福利制度和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具体政策规定。是引导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质量的具体措施。
4、消费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关消费水平提高的政策: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因此,与消费水平提高有关的消费政策又可以具体化为
(1).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消费与储蓄(积累)的关系
(3).收入分配政策:其中涉及到收入分配的社会目标,分配方式和分配机制。
①社会目标来看,包括:追求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一定的收入差距的存在),追求全体人民的福利增长(共同富裕)等。
②收入的分配方式包括:按劳分配、按资分配。相关的政策是指是否允许两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以哪种方式为主。
③收入的分配机制包括:收入的市场分配(市场机制)、收入的计划分配(计划机制或行政机制)。相关的政策是指是否允许两种分配机制同时并存,以哪种机制为主。
(5).福利政策及社会保障政策
(二)有关消费结构变化的政策
1.消费品产业结构政策: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是鼓励某些消费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之与消费需求结构相适应,还是限制某些消费品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之对需求的实现进行限制。
2.消费品市场政策:消费品市场与消费品生产既有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生产通过市场对消费产生制约,消费则通过市场对生产进行引导。在消费结构政策中,对于某些鼓励发展的消费领域,不仅要鼓励供给的增长,还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培育市场,促进需求的增长。
消费政策实现的手段
1、计划体制下,消费政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行政控制的放松或收紧,标志着消费的鼓励政策和抑制政策。
2、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政策的实现则主要是借助于经济手段。我国当前正处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因此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实现消费政策的经济手段。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遵循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出发点是尊重消费者的权利,不干预私人消费活动,不限制生产者在市场上的竞争。
(二)消费政策实现的经济手段
1.税收手段:税收调节对消费政策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通过税收调整产业结构,包括通过优惠的税率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以及通过惩罚性税率抑制某些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消费结构的要求或限制某些消费需求的过快发展。
(2)通过对进出口产品的税收调节达到限制或促进某些产品的进出口的目的。
(3)对消费者的收入及消费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调节社会的收入分配,防止出现收入差距的过大。对消费者的税收调节还包括通过消费税调节消费者的支出。
(4)通过开征某些税种起到鼓励消费的作用。比如1999年10月开征的利息税,目的是通过降低储蓄的收益来刺激消费需求。
2.利率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强,利率的调节对消费政策的实现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利率对消费者的收入在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分配发挥作用。
(2)利率对产业结构会产生影响。
3.国债手段:国债是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的总称。政府在国内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国债对国内的消费状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政府支出:政府通过财政的支出对消费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1)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直接体现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特别是与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联系起来,政府的财政政策所要体现的社会收入分配目标可以看得很明显。政府通过转移性支出中的保障性支出,对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消费进行保障,起到社会稳定的作用。转移性支出中的财政补贴,则对消费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对消费者财政补贴可以直接增加消费者的收入(即所谓的“明补”);而对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补贴(即所谓的“暗补”),则通过影响商品的价值而影响消费结构。
(2)政府通过其投资性支出直接增加对某个产业的投资,并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的投资对社会投资起引导作用,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在计划经济中,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中占很大比重,因而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以及消费结构。比如,政府投资重点在重工业,而对住房、第三产业的投资不足,从而造成产业比例的失调及消费结构的不合理。而市场经济中,政府在社会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减少,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主要的是通过对社会投资方向的引导来实现。
经济繁荣时期的消费政策
(一)经济高速增长与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会对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产生普遍的影响,消费者的名义收入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为实际收入。如果名义收入增加的幅度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那么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是下降的。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对不同的收入阶层还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低收入阶层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程度要大于高收入阶层。
(三)抑制消费需求、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
高通货膨胀率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是紧缩,可以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实现。相对而言,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说到底还是一种货币现象,即流通中货币过多造成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基本的途径就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具体政策工具包括:
(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收回资金,以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
(2)提高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3)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通过缩小货币扩张乘数来紧缩信贷总规模。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基本内容是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3.紧缩性的收入政策:目的是控制工资的过快增长。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2)冻结工资。
(3)特别税收手段。
4.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包括控制价格、控制集团购买力、直接信用控制,等等。
二、经济衰退时期的消费政策
(一)通货紧缩: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持续地疲软乃至下跌的态势。通货紧缩往往是经济衰退、社会需求不足的共生物。作为货币现象,通货紧缩是由于流通中货币减少所致。而流通中货币减少一种可能是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另一种可能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的流动性减弱。
影响: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由于物价的持续疲软,人们的收入水平降低,企业的赢利能力减弱,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前景产生悲观预期,从而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①从消费者来说,由于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大,因而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信贷减少,消费需求降低;
②对企业来说,由于经济形势不好,投资的回报率降低,企业不愿投资或不敢投资,因而投资需求下降。
(二)刺激需求、治理通货紧缩的宏观政策:基本方向是扩张,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实现。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减税。
(2)增加财政支出。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吐出货币,从而增加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
(2)降低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或再贷款利率,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以此影响市场利率;或直接调低存、贷款利率,当市场利率下跌后,企业成本降低,以此影响市场利率,或直接调低存、贷款利率,当市场利率下跌后,企业及个人的融资成本降低,从而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3)降低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扩大货币扩张乘数,从而扩大社会信贷总规模。
3.国债政策:国债是连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纽带。
须知: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而增加的需求,可能对民间需求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只有当发债收入来自于储蓄时,通过国债的发行将储蓄直接转化为投资支出或消费支出,才能起到刺激需求的作用。
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
开放经济中,由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加强,一国的宏观经济会受到诸多国际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将产生很强的示范作用。
消费政策的目标
(1)有助于经济稳定、缓和经济波动;
(2)有助于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3)有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社会状况的差距,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
发达国家消费政策的重点
第1,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关的产业;
第二,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第三,推广消费知识和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为生产者提供各种信息;
第四,开发和推广节约能源或原材料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
第五,对消费者保护;
发展中国家消费政策的重点:
第1,抵制发达国家消费方式的示范作用的不利影响,防止“消费早熟”;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短期的影响,即通过耐用消费品的大量进口,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外债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是长期的影响,即“消费早熟”导致社会储蓄率的下降,从而造成工业化进程中的投资不足。另外,大量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要相应配套的消费条件(比如电力、汽油、道路)。在工业化初期,将过多社会资源用于发展新的消费方式,也会影响工业化的进程。
第二,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防止城乡消费差距的过分悬殊。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消费差距巨大、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第三,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理顺消费品价格机制,疏通商品流通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加速消费品流通;
我国现阶段兼顾长、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消费政策
(一)制定消费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1.消费战略:消费政策是一国消费战略在某一时期的具体体现。
2.社会发展经济目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消费战略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两个组成部分。
3.社会资源状况:消费政策的制定还必须考虑社会资源状况,即社会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消费水平,以及资源结构是否对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提高构成制约的作用,社会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4.需要协调的其他政策
(1)人口政策。人口状况是影响社会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人口大国来说,人口对经济发展和消费提高的制约作用尤其明显。
(2)产业政策。
(3)收入分配政策。
(二)现阶段我国消费政策要点:
1.发展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如养老储蓄。预防性储蓄的降低只能是经济得以恢复、收入预期增加的结果,而预防性储蓄很难成为收入预期增加的前提。所以,通过降低预防性储蓄来增加有效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中是难以奏效。比较可行的是通过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实现由储蓄向投资的转移,从而刺激有效需求并降低目标储蓄。
2.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消费结构与消费支出结构
1、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组合和比例关系。
2、进一步理解消费结构
(1)按人们日常生活中实际消费支出的不同方面或消费的具体形式,可以形成吃、穿、住、用、行等形式不同的消费结构。
(2)按满足消费需求的层次分类,可以形成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结构。
①生存资料一般是指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保持劳动者体力、脑力以及抚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②享受资料是指满足人们享受需要的生活资料,它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以后,能给人们带来舒适、安逸、愉快和幸福的生活资料;
③发展资料的消费能使人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向高质量的层次递进。
④关系:生存资料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资料,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资料。人们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后,会逐步要求满足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3)按消费品能够提供的消费形态,可以形成实物消费、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
①实物消费是有形产品的消费;
②劳务消费一般是通过接受活劳动进行的消费,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
③精神消费是人们为满足心理需要、陶冶情操、提高身心健康而接受精神产品的消费形式,如知识、信息、理念、心理体验与审美情趣的获得。对消费结构的这种划分有利于全面分析人们的消费状况,有利于根据实物消费、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发展变化趋势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消费支出统计分类
由于消费支出结构是一种比例关系,所以,要研究消费支出结构,必须先确定消费支出的构成,可见,消费支出的统计分类是为消费支出结构分析服务的。消费支出统计分类要根据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消费内容的变动进行调整,从而利于明晰类别,便于分析;要反映出一定时期消费支出中主要项目的支出状况,充分体现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背景。
(一)我国原有的统计分类方法
在我原有的统计分类方法中,城镇居民家庭平均生活费支出被分为两大类,即购买商品支出和非商品支出。前者又包括食品、衣着商品、日用品、文娱用品、书报杂志、药及医疗用品、房屋及建筑材料等9项;后者又包括房租、水电费、煤气费等11项。
(二)我国新的统计分类方法:新的统计分类方法把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划分为八项: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家庭设备及其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化的教育及其服务、居住支出、杂品及其服务支出。新的统计分类方法更适应消费水平提高以后消费支出变化的特点。
(三)世界银行的统计分类方法: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家庭消费支出分为七项:食品、服装鞋袜、住房及燃料和电力、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与通讯、其他。其他支出一项主要包括对于服务性劳务和耐用消费品的购买。
(四)美国的统计分类方法:在美国劳工统计局中,将居民的消费支出划分为如下七类:食品支出、住房支出、衣服和服务支出、交通支出、医疗支出、个人保险支出、其他支出。
总结:可以说,消费支出的统计分类是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的反映。纵向比较一国消费支出统计分类方法的变化,可以反映一国消费水平提高的程度以及变化趋势。比如,我国现在的统计分类方法更能适应和反映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后,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跃进过程中消费支出变化的特点。
微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制约家庭消费结构的基本因素之一。一般地,收入水平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较大,收入水平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较小。
(二)家庭目标及家庭类型:“家庭文明”论者认为,家庭文明是消费决策的重要依据。家庭目标在家庭文明中占重要地位。每个家庭的目标不同,其消费支出的侧重点也会有差异。此然,在“以家庭为中心”、“以事业为中心”、“以消费为中心”的三类家庭中,消费支出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
(三)家庭消费支出功能:用家庭消费支出功能来说明家庭消费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消费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新观点。
(1)这种观点认为,家庭通常有三种功能,即繁殖的功能、经济的功能、社会的功能。家庭的功能要通过它的消费支出来实现。
(2)相应地,家庭的消费支出可分为三类:
第1类是必需的生活费用;
第二类是继续维持家庭存在的家庭经营费用;
第三类是有关家庭的“阶级象征”的支出。
这三类中,第1类较稳定,第二、三类,特别是第三类变动很大。
(四)家庭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家庭从建立到消亡经过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家庭生活特征,从而具有不同的消费结构。
(五)家庭规模: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家庭的小型化被认为对于家庭的消费结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耐用消费品购买、食品消费以及耐用消费品购买和劳务购买之间的替代关系上。
(六)家庭的投资:在家庭的支出中,有些支出既可以被看作是“消费”,又可以被看作是“投资”,比如教育费用的支出和某些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宏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宏观消费结构是从总体的角度对消费者的支出状况进行考察。其目的在于说明不同国家的消费结构差异。
(一)消费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消费水平,是一国消费结构的最基本影响因素。消费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表现为:
1.消费水平对食品消费支出比重的影响
2.消费水平对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的影响:消费水平较低时,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再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变化。
3.消费水平对住房、医疗、交通通讯等支出的影响.这几项支出比重都有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
4.消费水平对劳务支出的影响。低收入国家劳务支出比重较低,高收入高价劳务比重很高。
(二)福利制度及价格体系
收入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凡是有政府补贴的消费支出项目,其支出比重相对较低。如中国在卫生、教育支出明显过低。由于价格体系的调整,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某些商品价格不变或下调,都会影响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就我国而言,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会使某些消费项目的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相应地,这些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也会上升,有的甚至会大幅度上升。与之相对应,食品等支出比重也会有较大的下降。
(三)消费品市场状况
第1,某些消费品的短缺会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消费支出。
第二,某些新兴消费品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需求,从而使这类消费品的支出出现回升或下降过程延缓。如耐用消费品。
(四)人口年龄结构:例如由于老年人口增多,医疗保健费的支出将成为今后消费支出增长快的话的一项。
恩格尔定律
(一)“恩格尔定律”的原义
恩格尔是德国统计学家。他根据长期统计资料分析发现: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越低。他的这一发现被后人称为“恩格尔定律”。相对应,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二)“恩格尔定律”的引申含义:根据恩格尔定律,后来的经济学家发现,从动态角度分析收入变动与食品支出比重的变动,恩格尔定律也大致适用,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发现也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三)影响恩格尔定律适用性的因素
1.城市化因素的影响
2.商品化因素的影响
3.食物构成变化的影响
4.食品消费方式的变化
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重变化
当居民的收入水平上升到某一阶段后,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重将呈上升趋势,而随后将呈不规则的变化。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1)压缩其他消费;
(2)由于消费福利的大量存在,消费领域狭窄,消费支出的增加相对集中。
服务支出比重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是一个内容很庞杂的项目。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与此相关的各种服务性支出大大增加。
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判断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主要依据两个标准:
(1)消费结构与当时社会经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否相适应。
(2)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与一国的资源条件是否相符合。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三大产业,第1产业(主要为农业)、第二产业(主要为工业)、第三产业(主要为服务业)。
按照马克思的划分方法,消费资料生产部类与消费的关系比较直接,受最终消费需求的制约;生产资料生产部类与消费的关系则比较间接,主要受中间需求(即非最终需求)的制约。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分阶段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
(一)经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相当于工业化初期)
(1)第1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仍占有很大比重;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仍占很大的比重。
(2)第二产业处于成长期,大多数制造业仍处于建立与成长之中,增长较快,但轻纺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大。
(二)经济起飞过程中的高速增长阶段(相当于工业化加速时期)
(1)制造业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重大比重,第1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
(2)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加快,处于结构高变换率时期。
(3)产业结构已逐步实现高级化,最主要标志是形成了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三)经济进入成熟以后的平缓增长阶段(相当于后工业化阶段)
(1)第二产业的增长相对减缓,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第二产业,达45%以上,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第二产业内部,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比重逐渐下降。
(3)二元结构基本消失,农业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已经结束。
总结:从上面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来看,很显然,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消费结构变化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
首先,食品支出比重的不断下降与农业比重的不断下降相对应;
其次,耐用品比重、住房比重的上升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第二产业比重的迅速上升相对应;
最后,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服务支出比重的迅速上升则与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以后第三产业比重的迅速上升相对应。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一般关系
(一)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制约
静态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生产对消费起着决定作用。从生产决定消费的角度考察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消费结构中各种消费资料和消费劳务的构成比例,直接受消费资料和消费劳务的生产状况及其供给结构的制约。
(2)新的产业的兴起,会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消费结构。
(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会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动。
(二)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制约
从动态来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消费需求则又决定着生产。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1)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特征规定着产业结构特征。
(2)消费结构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引导作用。消费结构是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反映。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又是消费需要的反映。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化的轨迹可以看出消费结构变化的规律性。
消费结构与主导产业选择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的理论的学者是罗斯托。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前进冲击力之所以能够保持,是由于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即主导部分,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大又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主导产业应有以下特性:
(1)依靠科学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
(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
(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结构的模式。
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及消费结构的影响
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明显加强,其中,通过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施加影响是很重要的内容。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国民经济目标而干预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和产业组织的成长的政策,它具体分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
在发育程度较高的市场体系的微观基础上,产业政策实施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在一定时期对消费结构有所制约。比如日本,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增长带动了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在建国以后,实际上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尽管这样的产业政策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缺乏“市场导向”的企业行为以及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其结果是造成严重的产业比例失调、产业组织不合理、产业素质较低等问题。
从实际的国民经济运行来看,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必须是对立的统一。产业结构长期脱离消费结构,或者消费结构长期脱离产业结构,都会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不良影响。
消费方式的含义
①消费方式是指消费需求的满足方式,或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结合方式。②消费的过程就是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
③消费需求的满足,取决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结合方式,也就是消费需求的满足方式。
消费方式包括两层含义:
1.消费的技术方式:从消费者和消费资料结合的方法看,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采取什么工具和方式来消费商品。比如,对于食物是生吃还是熟吃,是用木炭烧熟,还是用微波炉煨熟,是用手拿着吃还是用筷子夹着吃等
2.消费的社会实现方式:从消费者和消费资料结合的途径来看,消费方式就是指消费主体以怎样的方式来取得消费资料,满足消费需求。消费者对消费资料的取得通过的途径:产品途径(自给自足)、商品途径(消费者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在市场上购买)。因此,消费的社会实现方式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消费的社会实现范围,分为个人消费、集团消费(集体消费)、公共消费
二是消费的社会实现途径,分为自给性消费、半给性消费、商品性消费。
消费方式的变化趋势
(一)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的变化趋势
(1)个体消费是以消费资料归个人或家庭所有,在消费者家庭范围内进行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消费。它的对象范围包括个人及家庭的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及劳务服务的消费,具体讲包括:为个人及家庭消费而购买的食品、衣物、生活用品、文化用品、耐用消费品及非商品服务,还包括亲朋馈赠、社会救济、困难补助、物价补贴及其他各种奖励、赞助等。
(2)公共消费是以消费资料归某个集体(如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等)或社会所有,在消费者家庭以外实现的消费。它主要包括:
1、通过举办各种公用事业,如教育、出版、文化艺术、交通运输、邮电、卫生保健等满足集体、社会消费的需要;
2.为直接满足消费者的物质、精神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性设施和劳务,包括饮食、旅馆、商店、摄影、剧场、电影院、园林及修理和服务行业或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设施和服务;
3.企业、事业单位为本部门、本单位职工兴办的各种集体福利事业;
4.为社会总消费顺利实现和加快运转而提供的信息咨询、消费储蓄;
5.国家用于修建城镇居民住宅等消费设施的建设。
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相互关系
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都有各自存在的必要性。
1.长期来看,个体消费仍将是基本的、首要的消费方式,个体消费在很长时间内都作为主导消费方式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而是社会的基本消费单位。这是家庭存在的基本原因,也是家庭作为主导消费方式的主要原因。
二是家庭成员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某种需要,只能通过家庭内部的消费来满足。而且各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水平客观上不完全一致,反映到消费领域必定是不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水平有高有低,消费结构参差不齐,实行统一的社会消费是不可能的。
三是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属性的差异。
①从消费主体来看,消费者因多种因素,如收入、兴趣、爱好、习惯等的不同,其消费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消费者的心理千差万别,消费需求自然是各不相同,消费者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为个人选择自由的权利;
②从消费客体来看,有一些消费客体是只适合于个体消费而不适合于社会消费的,比如,个人卫生用品和衣服被褥等,它们既有一定的卫生要求,又要体现个性风格特征,对此一般采用个人消费方式。所以消费资料的自然属性客观上决定了个人消费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总结:个体消费尽管非常重要,但不能抹杀社会消费的合理性。
2.社会或公共消费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公共消费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自然性、生理性的需要,又有社会性的需要。
①自然性、生理性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个体需要的差异,因而适宜于在较小范围内通过消费活动来满足;
②社会性:则在很多方面表现为个体需要的共性,即人们的共同需要,适宜于在较大范围内通过消费活动来满足。在消费者的需要中,有些是只能在家庭以外通过共同需要来满足的需要,比如,旅游、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体育等。
其次,公共消费的效益性。就是说,从某些消费资料的特性来看,只有通过公共消费活动,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比如,大型客车、列车、客运飞机等大型交通工具,图书馆、文化、博物馆、影剧院、学校等文化教育设施,医院、疗养院等保健设施等,如果选择个人或集体消费方式,就难以充分利用其使用价值,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从而造成消费资料的大量闲置和浪费。
再次,需要满足的福利性。公共消费是个体消费的有效的补充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改善,它可以有效解决消费者因支付能力不足而无法获得消费资料,实现消费满足这一问题,从而保证低收入者的起码消费,比如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缩小和弥补人们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
评价:(个体消费和公共消费)
1、一方面相互补充:个体消费的充分实现以及内容的不断充实可以使消费者的利益得以实现,为更快更好的发展公共消费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公共消费的发展可以使消费者得以全面、自由的发展,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促进个体消费的实现。
2、另一方面,二者相互矛盾:个体消费不能完全代替公共消费,而公共消费也不能完全代替个体消费;在总消费量或消费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二者所占的比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知识补充之二:有关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规模效益
1.不同的消费方式选择确实存在规模效益问题。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讲,消费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但就公共消费与家庭消费的比较而言,前者比后者更具有规模效益。
2.消费方式具有可选择性,某些消费既可以在家庭内部通过个人消费来实现,也可以在家庭外部通过社会消费来实现,当以公共方式实现的消费不会影响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时,从规模经济角度看,这些消费活动就是适宜在社会范围内进行。
3.消费方式的选择不仅要受到消费规模经济效益的制约,还要受到消费需求差异的影响,消费者具有共性的消费,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这样能体现规模效益,而消费者的个性需要只能在家庭内部来实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差异性的需要,在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并且家庭还是社会消费的最基本的单位的条件下,社会成员的个人消费必须要得到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任何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片面强调消费的规模效益而忽视消费的差异性就会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错误。所以对消费方式规模效益的分析必须在家庭消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消费的主导方式的前提下来进行。
(二)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的变化趋势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自给性消费比重将逐渐降低,商品性消费的比重将逐渐上升。在由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的转化过程中,消费品的商品化和劳务的商品化是两个关键性阶段。
1.消费品的商品化:是实现商品性消费的初级阶段,也是挺具关键性的阶段。一般来说,消费品的商品化是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业商品化的过程相统一的。
2.劳务的商品化:是商品性消费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它的大发展是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较高阶段为条件,以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为条件。
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消费服务社会化是指个人消费领域的服务不是由消费者个人提供,而是由社会来提供;消费者不是直接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得服务,而是通过付费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服务。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实质是消费过程中服务的商品化,或说是家务劳动的商品化。
内容:
(1)消费过程之前的加工、制作、整理等服务活动。这类服务活动一方面与所依附的消费品的商品化深度有关。另一方面和消费习惯有关。以食品消费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如果购买的是初级的食品原料,在消费之前就需要更多的加工制作,如果购买的是半成品甚至是成品需要的消费服务相应就少,如果选择在外就餐消费之前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的服务完全由社会来承担。所以消费品的商品化程度越高,消费之前需要的服务就越少,此外这类服务还与消费习惯有关在食品消费中中餐的制作比西餐的制作需要更多时间和服务。
(2)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的服务活动,这类服务活动主要是由非一次性消费的消费资料的使用引起的,比如餐具的清洗、衣服的清洗、家具和家用电器的维修保养、房间的整理、住房的维护和保养等。这类服务活动一般说来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资料数量的增加,卫生要求的提高而增加。
(3)与孩子的照料教育有关的服务活动,这类服务活动所占的时间一方面取决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另一方面取决于孩子的年龄,一般说来孩子越多,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孩子的年龄越小,那么照料其生活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所需要的生活服务在减少,但是教育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减少,消费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与消费的过程相关的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基于家庭的基本功能虽然不可能出现所有的消费服务都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情况,但是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显然代表了与较高的消费水平相联系的消费方式。
消费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将会增加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对公共消费的需求,从而会带来消费方式的重大转变,这对于消费者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1.消费服务的社会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消费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规模效益
3.消费服务的社会化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增加
缩短家务劳动时间,增加闲暇时间的意义
(一)消费者的时间预算及其结构
消费者的时间分配是指消费者每天的时间在各种活动之间的分配及其比例结构。一般说来,消费者每天时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工作时间,包括纯工作时间及与工作相关的上、下班往返时间。
第二部分:满足个人生理需要的时间,主要包括吃饭、睡眠、个人卫生的时间等。
第三部分:家务劳动时间,主要包括家庭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劳动活动以及照料和教育子女、照顾老人的时间。
第四部分:闲暇时间,除了以上三部分以外消费者的剩余时间,包括从事各种自由活动的时间以及于活动有关的往返时间。
(二)家务劳动时间的缩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
(1)家务劳动的机械化。也就是以机器人来代替人工,这样就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从而缩短家务劳动时间。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
一是家务劳动的机械化有一定的限度,很多家务劳动不适宜或根本无法用机器来做;
二是家庭机械的闲置率较高,造成社会劳动的较大浪费。
(2)家务劳动的社会化。通过购买消费服务减少消费之前、之后和消费之中的劳动时间,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实际是通过社会分工将消费者自己提供的家务劳动转移给其他人。
提高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所需要的条件
消费服务社会化的程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地说,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提高是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前提条件
(二)时间的价值:
时间价值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对消费服务提供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消费服务社会化的程度。
(三)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
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是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时间价值从需求角度对消费服务的社会化进行制约的话,而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则是从供给的角度对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进行制约。
消费者权益的内涵
(1)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的一系列生活消费活动过程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得到的利益。
(2)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①消费者的权利指经法律确认并由法律保护的,消费者在实现其消费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尺度。
②消费者的利益则是消费者通过权利的履行而实现的消费需求的满足。
③二者的关系是:一方面,消费者利益是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对象和目标,消费者的权利包含了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利益实现的前提、保证和手段,消费者利益的有效实现有赖于消费者权利的完整存在,是消费者权利运用的结果。因此,消费者权益是消费者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体,是消费者应有权利得到保护并给消费者带来应得的利益。
(3)须知:在商品经济社会,消费者的权利从形式上来说由法律确定的,从本质上说,是货币权利的体现。消费者的个体利益,从本质上讲就是货币购买力的实现;消费者的整体利益,从本质上讲是社会消费基金的实现。
(4)消费者权益的内涵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消费者购买力的实现
消费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取得货币收入,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在等价交换前提下,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能够顺利地实现,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体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货币支付能力能否顺利实现,主要取决于价格和市场商品的丰富程度。
(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消费者购买力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消费需求满足过程。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在商品经济社会,通过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而实现消费需求,是其需求满足的主要方面。
(5)中国消费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1.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所享有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它是消费者最为重要的权利,也是宪法和民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在消费者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
2.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知悉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它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在进行交易时,双方应该本着公平的精神,充分体现各自的真实意愿,使双方的交易目的都得以实现。
5.求偿权又称为获得赔偿权,消费者的求偿权实际上是一种民事索赔权,他是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以及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因人身和财产受损害,而依法取得向经营者要求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组织消费者团体的权利。这是宪法规定的结社权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
7.受教育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知识以及获得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的权利。
8.受尊重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受尊重权在消费者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具体包括消费者人格尊严权和消费者的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两项内容。
9、监督权
制约消费者权益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者权益
(二)制约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因素
(三)市场管理状况与消费者权益
(四)消费者自身的因素
(1)消费者的权益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2)消费者的某些心理因素往往容易千百万自身权益的损害。比如贪图便宜
(3)消费者某些消费知识的缺乏。消费者对商品知识的充分了解,有利于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比如消费者购买大部分商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购买价值较高的耐用消费品时要确认企业所提供的售后服务内容,保存好相关票据。
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
(一)由于社会的原因,使市场商品(劳务)数量和品种供应不足,消费者了解商品及劳务的权利受到限制。
(二)由于企业或个人的行为,造成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从企业行为来讲,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主要表现为:
(1)企业不良经营作风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比如零售企业营业人员态度冷淡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充分了解和选择,或者强买强卖妨碍消费者对商品的自由选择等等。
(2)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企业有意或无意地向消费者提供伪劣、假冒商品或残损变质商品,使消费者求得商品的安全、卫生的权利受到侵犯,给消费者的财产、人身造成损害。
(3)企业在价格方面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主要包括:第1,变相涨价,以劣充优,以假乱真,以少充多。第二,欺骗性定价。利用消费者的某些心理因素,把价格作为促销手段,比如某些标榜减价销售、大甩卖的定价,属于欺骗性定价。第三高价牟取暴利。利用消费者的无知或某些消费心理,使商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其市场价值,从中牟取暴利,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4)企业在促销方面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第1,向消费者提供不真实甚至歪曲的信息,比如说明书不详,广告词含糊不清,任意夸大商品功效的虚假广告等。第二,使用某些不良的促销手段,对消费者进行欺诈。
(5)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消费者应该享有的售后服务不能得到保证,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其索赔权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所以必要,是由消费的一些特点所决定的
(一)消费者的分散性
(二)消费者信息的缺乏
(三)消费决策的可诱导性
(四)消费者的小额购买造成其索赔的不经济
(五)消费者风险的存在
(六)负的外部性的存在。比如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从而在世界范围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但企业并不需要为此承担额外成本,而研发和使用环保型制冷剂却需要企业付出额外成本并可能将其中一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一)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法律的健全:法律保护包括在立法保护和司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保护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其立法活动指定消费者保护的相关法律,为消费者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上的依据。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是我国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法律,也是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处于龙头法地位。
2.政府的作用:消费者权益的行政保护是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活动对消费者进行的保护
(1)各级人民政府履行职责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技术监督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出入境检查检疫部门和物价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具体行政主管机关,履行职责,保护消费者权益,
3.社会公众力量:如新闻媒介舆论监督
(二)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1)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个体通过加强权益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加消费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可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另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利用消费者组织,进行自身权益的保护。
(3)消费者组织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主要具有以下职能:
①受理消费者的投诉;②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③在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进行信息沟通,采取各种形式提供消费指导,进行消费者教育,比如举办讲座,创办报纸、杂志、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宣传品,等等。
消费者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是消费者自发兴起的社会范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
消费者运动发展的产物——消费者组织
消费者组织即消费者保护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从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总称。消费者组织是消费者运动发展的产物,是消费者行使结社权的结果。消费者组织最初在美国出现以后,迅速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江苏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