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服务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江苏省自考信息服务,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咨询电话:0512-67311639
    城市:
    自考查询:

    江苏自考00384学前心理学押题资料

    2021-05-29 09:15:55   来源:江苏自考服务网    点击:
      江苏自考网为了更好的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自考,特此准备了江苏自考00384学前心理学押题资料,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点此咨询自考老师】

    也可以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

       《学前心理学》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1.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选择】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

      2.观察法【选择】

      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方法。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观察前要做好准备;

      ②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

      ③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

      ④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

      3.实验法【选择】

      实验法的概念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 改变或控制学前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幼儿某种心理活动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实验法的分类

      ①自然实验;

      ②实验室实验。

      4.测验法【选择】

      测验法是根据现成量表和测验程序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或状态的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5.调查法【选择】

      调查法是通过家长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也可以用问卷的方式,请家长在问卷表上作书面回答。

      6.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选择】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和儿童谈话时,形式应该是自由的;

      ②研究者的目的必须非常明确;

      ③谈话者应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谈话技巧;

      ④谈话过程中应如实地作记录,以便进行科学的分析。

     

      作品分析法的概念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学前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

      7.转折期【选择、名词解释】

      发生于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8.关键期【选择、名词解释】

      关键期是指学前儿童的某些行为与能力发展有一定的挺佳时期,如果在此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刺激, 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大程度的发展。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中止的,它逐渐发展到高峰,然后慢慢消退。

      9.敏感期【选择、名词解释】

      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学前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2~4 岁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4 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坚持性行为的发展则在4~5 岁最为迅速。

      10.最近发展区【选择、名词解释】

      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前者水平不及后者。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11.危机期【选择、名词解释】

      危机期是指在个体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危机期”一般表现为:一是做事畏首畏尾, 看大人眼色行事,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压抑;二是执拗性,逆向而行,形成“反抗型”人格特征。

      1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选择】

      生物因素

      ①遗传因素。遗传素质决定了儿童可能的最优发展方向。

      ②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

      环境因素

      ①家庭;

      ②幼儿园和社会托幼机构;

      ③电视等各种媒体。

      儿童的主动活动

      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最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活动。

      13.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选择、填空、简答】

      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

      从被动到主动;

      从凌乱到成体系(从不稳定到稳定。)

      1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选择】

      发展的高速度

      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发展的不均衡性

      15.学前期的年龄特征(3~6岁【选择、简答】

      心理发展特点①生活范围扩大;①活泼好动;①好学、好问;

      ②认识依靠行动;②思维具体形象;②抽象能力明显开始发展

      ③情绪作用大;③开始接受任务;③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④爱模仿④开始自己组织游戏④个性初具雏形

      16.成熟势力说 【选择】

      (1)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 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格塞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就是这一观点有力的佐证。

      (2)格赛尔关于儿童发展的原则

      ①发展方向原则;

      ②相互交织原则;

      ③机能不对称原则;

      ④个体成熟原则(核心原则—— 个体的发展取决于生理成熟 ;

      ⑤自我调节原则。

      17.行为主义理论 【选择】

      (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 他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习得的,条件。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操作性的, 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的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将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18.精神分析理论【选择】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①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段。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2)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心理和行为发展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阶段。

      ①口腔期(0~1岁;)

      ②肛门期(1~3岁;)

      ③性器期(3~6岁;)

      ④潜伏期(6~11岁;)

      ⑤生殖期(12岁以后。)

      19.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选择】

      1.信任对怀疑( 0~18 个月);

      2.自主对羞怯( 18 个月~3 岁);

      3.主动对内疚( 3~6 岁);

      4.勤奋对自卑( 6~12 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

      6.亲密对孤独( 18~25 岁);

      7.繁殖对停滞( 25~65 岁);

      8.自我完善对绝望(65 岁~死亡)。

      20.认知发展理论【选择】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引用四个概念来说明内部的心理结构是如何变化的。即①图式;②同化;③顺应;④平衡。

      (2)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点

      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①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②逐渐形成客体长久性)

      前运算阶段( 2~7 岁①自我中心;②不可逆性;③相对具体性;④泛灵论)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①形成守恒概念;②思维具有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12 岁以上思维具有可逆性;②补偿性;③灵活性0

      21.感知觉的概念【选择、判断】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其实质是回答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的问题。

      22.感知觉的规律 【选择】

      (1)感觉的规律。

      ①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②感觉的适应;

      ③感觉的对比;

      ④联觉现象;

      ⑤感觉的补偿作用。

      (2)知觉的规律。

      ①知觉的选择性;

      ②知觉的理解性;

      ③知觉的整体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23.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选择】

      (1)视觉的发展

      ①视觉集中;

      ②视觉敏度的发展:视觉敏度即通常所说的视力,新生儿挺佳视距在20 厘米左右;

      ③颜色视觉的发展:幼儿初期(3~4 岁已能初步辨认基本色,但在辨认混合色以及近似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

      (2)听觉的发展

      ①胎儿的听觉: 6 个月以上的胎儿已经有了基本的听觉能力;

      ②新生儿听觉的发生:新生儿最爱听母亲的声音、柔和以及高音调的声音;

      ③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④学前儿童听觉具有个别差异。

      (3)触觉的发展

      ①儿童触觉的发生;

      ②口腔的触觉;

      ③手的触觉;

      ④动觉的发展;

      ⑤痛觉的发展。

      24.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选择】

      (1)空间知觉

      ①方位知觉

      正常婴儿主要靠视觉定位。3 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4 岁开始辨别前后;5 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 岁才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位,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②形状知觉

      婴儿对物体形状的视觉偏好,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③大小知觉

      2.5~3 岁是幼儿判别平面图形大小的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④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距离的知觉。吉布森和沃克设计了“视崖”实验。研究表明,6 个月大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

      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②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③儿童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④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幼儿中期可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也会运用早晨、中午和晚上等词语,但对大前天、大后天以及更远的时间概念就很难理解和分清了。对上午、下午的时间概念也能分清, 但对小于半天的时间就很难分清了,生活制度在学前儿童对时间的定向上起决定作用。

      25.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选择、简答】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儿发展概括力;

      (3)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4)教给幼儿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26.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选择、简答】

      (1)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2)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3)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4)注意的稳定性指把注意力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 (事物或操作活动 上的时间长短。实验证明:3 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 3~5 分钟,4 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 10 分钟左右, 5~6 岁的幼儿能够集中注意 15 分钟左右。

      (5)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注意分配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

      (6)注意的转移能力不断发展

      (7)注意的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幼儿园有规律的作息制度有助于发展幼儿注意转移能力。

      27.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选择、简答】

      (1)无关刺激的干扰;

      (2)疲劳;

      (3)注意转移的能力差;

      (4)活动目的要求不明确;

      (5)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不恰当。

      28.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防止【选择、简答】

      (1)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3)提高教学质量。

      29.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简答】

      (1)设立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分散注意;

      (2)选用新颖的教具,吸引幼儿注意;

      (3)明确活动目的,帮助幼儿发展有意注意;

      (4)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

      30.简述3~6岁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简答】

      无意注意占优势,3 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主要有两个具体特点:

      ①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②与幼儿兴趣和需要密切相关的事物,逐渐成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②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成人帮助和引导

      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31.记忆环节【选择、填空】

      (1)识记;

      (2)保持;

      (3)回忆:包括再认和再现(能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再现。

      32.记忆的分类【选择】

      (1)根据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及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进行分类

      记忆分类保持时间记忆容量编码方式

      感觉记忆1 秒以内容量较大物理特征编码

      短时记忆1 分钟以内7±2个组块主要是听觉编码,还有视觉编码

      长时记忆1 分钟以上容量很大以意义编码为主,分为表象和语义编

      (2)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①运动记忆;

      ②情绪记忆;

      ③形象记忆;

      ④语词记忆。

      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为:运动记忆(出生后 2 周左右→情绪记忆(6 个月左右 →形象记忆( 6~12 个月左右 →语词记忆。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

      ①外显记忆;②内隐记忆。

      (4)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分类

      ①陈述性记忆;②程序性记忆。

      33.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选择、填空、判断】

      (1)无意记忆占主导,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34.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选择、简答】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幼年健忘是指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长久保持的现象;

      (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3)记忆容量的增加(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

      (4)记忆内容的变化。

      35.想象的种类 【选择】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①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 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需要意志努力进行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

      ②有意想象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地进行的想象,又称随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①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 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6.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特点【选择】

      (1)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逐步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

      ①想象脱离现实。幼儿想象脱离现实主要表现为想象具有夸张性。

      ②想象与现实相混淆。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

      37.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选择、填空】

      (1)具体形象性

      (2)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3)自我中心性

      38.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趋势【选择】

      (1)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

      (2)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39.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选择】

      ①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可分为以下阶段:辨数;认数;点数;

      ②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口头数数→给物说数 →按数取物 →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

      40.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选择、简答 】

      (1)总分规律(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

      (2)首尾规律(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近远规律(从中央部分到边缘部分动作;)

      (4)大小规律(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

      (5)无有规律(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41.言语形成阶段(1 ~3 岁【选择、填空】

      (1)不完整句阶段(1~2 岁)

      ①单词句阶段( 1~1.5 岁)

      儿童说出词具有以下特点:单音重叠;一词多义;以词代句。

      ②双词句阶段( 1.5~2 岁)

      也称为“电报句”或“电报式语音”。词汇数量急剧增加, 出现“词汇爆炸”现象。

      42.简述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选择】

      (1)幼儿情绪的主要特点

      ①情绪极易冲动

      ②情绪的不稳定

      ③情感比较外露

      (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①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③情绪的不断社会化

      ④幼儿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43.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选择】

      区别从需要的角度从发生早晚的角度从反映特点

      44.情绪的分类【选择、填空】

      (1)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3)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45.情绪情感的功能【选择】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5)保健功能。

      46.学前儿童积极情绪情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选择、简答】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幼儿处于健康的情绪之中;

      (2)通过和谐家庭生活、 良好情绪示范、 科学教养态度造就婴幼儿的良好情绪;

      (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高级情感;

      (4)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5)引导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

      47.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选择、判断】

      (1)转移法;

      (2)冷却法;

      (3)消退法。

      48.教会幼儿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选择、判断 】

      (1)行为反思法;

      (2)想象法;

      (3)自我说服法。

      49.个性的心理结构 【选择、填空】

      (1)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50.传统的气质类型【选择】

      气质类型心理表现代表人物

      胆汁质反应快、易冲动、难约束李逵、鲁智深

      多血质活泼、灵活、好交际猪八戒、王熙凤

      粘液质安静、迟缓、有耐性沙和尚、林冲

      抑郁质敏感、畏缩、孤僻林黛玉

      51.学前儿童性格的年龄特点【案例分析】

      (1)活泼好动;

      (2)好奇、好问;

      (3)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4)易冲动,自制力差;

      (5)独立性不断发展。

      52.自我意识概述 【选择、判断】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其结构包括:(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调节。

      53.亲子关系的含义及类型【选择】

      (1)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

      (2)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54.依恋的含义及类型【选择、名词解释】

      含义:

      依恋是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

      ①安全型依恋

      把母亲作为探索的基础,当母亲离开,感到难过;当母亲返回,迅速得到安慰,积极欢迎母亲归来;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②不安全——回避型依恋

      当母亲离开,很少哭闹;当母亲返回,忽略或积极地回避;当把他抱起时,不看或者不紧贴母亲。

      ③不安全——抵抗型依恋

      当母亲离开非常难过;当母亲返回,非常生气,有时把她推开。

      ④没有组织,没有定向型依恋

      对分离与重新团聚,表现出矛盾、没有组织的反应;当母亲返回时可能哭叫,也可能是跑开,或者一边看着其他地方,一边接近母亲。

      55.良好依恋的培养 【选择、简答】

      (1)注意“母性敏感期”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幼儿的长期分离;

      (3)父母亲与幼儿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父母亲对幼儿发出的信号要及时作出反应。

      56.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选择】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幼儿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 岁;)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 岁,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表现出刻板性。)

      57.亲社会行为的涵义【选择、名词解释】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具体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4~6 岁。

      58.攻击性行为的概述及影响因素【选择、判断、简答】

      (1)概述

      ①攻击性行为是指任何有意地对他人的财物、身体造成损害或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挺大的特点是目的性。

      ②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身体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 从表现目的来看,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2)影响因素

      ①父母的惩罚;

      ②榜样;

      ③强化;

      ④挫折。

      59.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选择、判断】

      皮亚杰采用开放式临床访谈并运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将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年龄特征

      前道德阶段2~5 岁儿童尚没有道德的概念

      他律5~10岁①他律”是指按照外在的他人的标准判断事物的好坏。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

      ②儿童服从权威、遵守规则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自律10 岁以后①自律道德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

      ②儿童的道德判断已经开始摆脱了外在的约束,以是否公平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当儿童从利他主义的角度去考虑就是产生了公正观念。

      60.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选择】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种主要水平,包括了六个阶段。

      道德发展水平特征道德发展阶段特征

      前习俗水平社会的规则和期望是自我以外的东西,道德是受外部控制的阶段1:以服从和惩罚为取向。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好坏及严重程度。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

      习俗水平继续把遵守社会规则当成是重要的阶段3:人际和谐的定向阶段,又称为“好孩子”阶段。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阶段4: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的定向阶段。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社会的抽象原则和价值观来解释道德阶段5:社会契约和法律的定向阶段。儿童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挺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阶段6: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的定向阶段。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

    老师二维码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江苏自考00385学前卫生学押题资料
    下一篇:江苏自考00383学前教育学押题资料

    江苏自考网提升便捷服务
    距离2025年1月江苏自考考试:即将开始 42
    【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江苏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