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服务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江苏省自考信息服务,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咨询电话:0512-67311639
    城市:
    自考查询:
    所在位置:江苏自考服务网 > 试题题库 > 自考试题 > 2023年江苏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题及答案(3)

    2023年江苏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题及答案(3)

    2023-01-31 16:26:21   来源: 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导读】马上就是4月江苏省自考考试时间了,相信考生们都在紧张的复习中,下面江苏自考网上报名小编就给大家带来2023年江苏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题及答案(3),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

      

    江苏自考

     

      2023年江苏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题及答案(3)

      宋代散文

      一、名词解释

      1、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著名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2、三苏:指的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二、论述题

      1、欧阳修散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创作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理论上,欧阳修一方面主张道胜文至,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自至也”(《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承认“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文章之“道”并不仅仅局限于古圣贤之道,而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列入“道”中,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的行为。同时,认为文章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反对韩愈等人的奇险怪诞,主张平易。创作上,他的散文内容充实,题材丰富。既有政论文,如《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与高司谏书》;也有写景抒情之作,如《秋声赋》、《醉翁亭记》;又有叙事怀人的作品,如《苏氏文集序》、《祭尹师鲁文》。艺术上也有鲜明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风格平易流畅。第二,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且颇多创新。第三,无论写景、抒情还是说理,都能引人入胜,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2、王安石散文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王安石的散文是政治家的散文,不以感人擅长,但以服人称胜。作品的内容与社会政治有紧密关系,而且见解精辟,往往能发人所未发,显示了王安石非同寻常的眼光与思想。

      3、苏轼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创作上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苏轼在理论上强调文章要有“意”(观点、意图、情感等),认为“意者,钱也。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也就是要求文章应有中心,围绕中心作文。与此相联系,他还提出了“辞达”和“自然为文”的说法,即写作时,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然地把对事物的感觉和理解写出来。创作上,从内容来说,苏轼的散文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前根本不能写入文章的很多内容,均能在苏轼的散文中找到。在艺术上,苏轼散文不仅文体多样,而且如他的诗歌一样,触处生春。议论时,能像王安石一样,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写景时,能像欧阳修一样,以寥寥数语,写出景象的特点,营造出富有诗意的意境。并且极善于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然而不露痕迹。总之,苏轼的散文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程式,充满活力,毫无陈腐气,且有特殊的情韵,确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珍品。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江苏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题及答案(3)相关内容了,希望能够给各位考生的复习带来一丝帮助。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苏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自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苏自考网。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江苏爱学自考网微信公众号,获取江苏自考政策、解读、试题、相关新闻等。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2023年江苏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题及答案(2)
    下一篇:2023年江苏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题及答案(4)

    江苏自考网提升便捷服务
    距离2025年1月江苏自考考试:即将开始 8
    【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加入江苏自考公众号
    江苏自考网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
    加入江苏自考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